高职学生事务管理是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保证学生的正当权益和人身安全。奖、助、贷三学金的管理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生活和实现目标理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虽然基本形成了“奖、助、贷”良好的资助体系,但在资助机制和激励效应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基于高职学生事务管理视角,在分析“奖、助、贷”资助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以期提高高职学生事务管理效果。
一、 当前高职学生事务管理中“奖、助、贷”学金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奖学金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奖学金难易发挥激励效应
奖学金是对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学生给予的一种奖励措施。而许多高校每年发放奖学金过后,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学生对奖学金评定公平性的抱怨。这主要是因为奖学金评价指标的单一性。多数高校在评定学生成绩时,是以平均分为指标来衡量学生的成绩。然而,这种将性质、意义不同的各科考试分数作一个简单的求和平均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不同学科的性质、难易程度不同,平均分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导致奖学金评价的不公平性,奖学金的激励效应难易发挥。
(2)奖学金的意义被扭曲
高校奖学金的评定是德、智、体的综合测评。高校部分学生为了能争取到奖学金,不免出现一些功利心理,导致奖学金的评定出现一些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局面,影响学生团结,扭曲了院校奖学金设置的积极意义。
2、 助学金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贫困生鉴定难度大
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对高校贫困生增加了助金额和资助名额。一些并不困难的学生也希望得到“资助”,进而动心思去伪造作假。而学校评定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仅依靠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来判断、评定,不免出现疏漏。同时,未设置复核系统,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难以进行动态更新,贫困生难以鉴定,增加了高职事务管理的难度。
(2) 资助资金来源有限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比率呈大幅度上升。然而目前,社会名流、华侨和企业未形成对贫困学生的支持系统,我国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有限的资助资金来源难以支撑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从而导致贫困生的实际需要与学校资助额度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事务管理出现瓶颈。
3、贷学金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贷款手续复杂
高校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需要提供多份证明材料,需要盖自己的家乡所在地的村、镇、县民政部门的公章,填表,审核,学校核查等等手续,来来回回整个流程走完也需10天~1个月的时间。从而导致尽管学校落实了学生贷款的政策,仍然许多学生担心复杂的贷款流程对自己的学业造成影响,进而放弃贷款,高校助学贷款的作用没有得到合理发挥。
(2)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还贷没保证
国家规定高校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分期偿还贷款,这一规定减轻了学生的还贷压力。然而,基于高职学生事务管理的角度,却造成了收回贷款的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在全国各地,流动性较大,学校无法有效的进行追催,时而久之,贷款更难收回,甚至成为一笔烂账,大大增加了高职学生事务管理的难度。
二、 完善高职学生事务管理中“奖、助、贷”学金资助体系的策略
1、 适当增加专项奖学金,发挥奖学金激励效应
高校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可能存
在部分专业素质的突出。针对青年大学生热情高,荣誉感强的心理特征,高校在奖学金资助体系中可适当增加专项奖学金,对不同类型高素质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提高素质的活动,拓展自身素质提升的规划。同时,在专项奖学金设置后,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应利用激励原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实现奖学金的各项参评条件均能对学生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其成才的作用,发挥奖学金的激励效应。
2、加强高职学生奖学金设置意义的教育,实现奖学金的积极意义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奖学金的恶性局面,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加强学生奖学金设置意义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奖学金设置意义并不在于“金”,更在于“奖学”二字,这些奖学荣誉旨在奖励学子、鼓励学子,从而避免学生存在对奖学金认识和使用的误区。同时,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原则,内化奖励原则,外化奖励效应,升华学生的情感,调整价值取向,提升道德素养,优化奖学金意义,使奖学金的评比真正达到鼓励先进、奖优促学的目的。
2、 强化贫困生鉴定监管,促进贫困生评定的公平性
加强高校贫困生鉴定准确性的监管是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可通过以下程序来强化贫困生鉴定的监管:1设立贫困生评审小组。贫困生评审小组可有班级辅导员、班级干部及学生代表组成,对提交申请书的学生进行评审。2走访有争议的贫困生。针对有争议的贫困生,评审小组可组织成员进行学生家庭的走访工作,对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实际分析,加强贫困生鉴定的可靠性。3建立贫困生个人信息系统。通过贫困生个人信息系统,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家庭经济状况和需求状况进行追踪记录,作为更新贫困生信息的有效依据。4公示评定结果。对贫困生评定结果的公示,可让贫困生鉴定监督的结果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
4、建立社会资助渠道,拓展贫困生资助渠道
针对高校资助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高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宣传平台,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知名企业、海外企业家、社会名人、华侨等,积极参与到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活动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行为,从而拓展贫困生资助渠道,满足贫困学生的生活和求学需求。
5、开通高职学生贷款“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
建议将“学生自行到各区(县)教育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改为“高三毕业生由所在中学认定;省内在校大学生由所在高校认定”。这样虽然将一个认定程序划分为了两个个,但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向教育部门申请过程中复杂程度,提高效率。同时,利用网络建立高职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网,学生可在网上填写并提交贷款申请,高校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再与学生联系进行贷款合同的签订。从而有效简化了高职学生的贷款手续,促进学生顺利贷款,同时也简化了高职学生事务管理的难度。
6、要求贷款学生提供担保,避免贷款“死账”
一些高职学校针对毕业后大学生还款难的情况,采取了扣押学生毕业证的措施,这种方法必然会对学生找工作造成困难,反而违背了助学贷款对学生起帮助作用的积极意义,显然不可取。建议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在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时候,要求贷款学生提供担保:1学生监护人提高担保;2在学校所在地注册的企业法人提供单把;3房屋质押担保。
三、总结
“奖、助、贷”学金资助体系的完善是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应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理念,加强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保证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促进院校健康的发展。
作者: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