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课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讨 >> 论文课题 >> 正文
论述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策略
发布时间:2013-12-23 发布者:学生处  浏览次数: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围绕着以育人为本进行着,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才是职业院校教学的主体,所以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关注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所碰到的一切问题。所以,怎样适应新形势的飞速发展,做到正视学生管理工作所出现的问题及情况,摸索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将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管理带来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也在极大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语言方面的习惯。网络第一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和阵地,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网络的快捷、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所以从学校获得知识的权威性收到缩小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在获取信息渠道和时间数量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可以说是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学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中许多不健康的东西例如色情凶杀等不健康的信息使学校的教育很难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沉淀,这也将严重的影响了对学生教育作用的发挥。网络的诱惑也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有的上当受骗,有的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

该如何维护网络在校园里的“纯洁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觉得首先我们应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学生法治  观念;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借助辩论赛、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自律意识,学会克制自己、抵制诱惑,要加强网络素质教育;其次,加强网监力度,一方面要提职业院校园网络质量,安装病毒防火墙,定期对电脑进行病毒防护,保护学生不被垃圾信息干扰,尽可能丰富校园网的内容和功能,吸引学生尽可能在学校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上网。另一方面要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常设机构,形成校、系体制多层管理体制,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进一步净化信息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监督与控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切实按规章制度来约束和处理;最后,教育者应通过聊天室、BBS、QQ、微博等进行网络教育、交流活动,设置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如网络征文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网络歌手大赛,引导大学生回到正常的网络文化生活中来,展现自我,并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总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不断涌现。我们必须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应对,使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二、大学生的情绪问题

   1、情绪复杂多样并易冲动

   大学生有这丰富的感情世界,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情绪的体验快而且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所以当情绪一旦释放就很难自我控制。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智型和控制力,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依然容易感情用事,而且会表现的很强烈,在群体生活中,容易受到暗示并容易因为当时的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表现出个性化,责任心会降低。

2、情绪波动大

大学生的情绪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积极高昂,时而消极颓废,无论在学习成绩上的优胜劣汰,还是团体生活中与人相处的好坏,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有时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语言,都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尤其在大学生活中,男女交往的盛行,感情中出现的裂痕,更容易让当事人情绪失控,甚至做出无法想象的事。

3、大学生情绪的矛盾性

大学生情绪并非内外一致,在特殊的场合,在特定的问题上,部分大学生经常会隐藏,控制自己的真实情感,变现的更为含蓄、内敛。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尽情的倾诉,这种感觉有些事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有些则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来自何方的压抑引起的,只是感觉到不满、烦恼、空虚、孤独。这与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是相矛盾的,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引发各种疾病,焦虑、忧郁、愤怒、嫉妒、狠等。

对于以上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作为学校的管理与决策者,应充分认识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够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其次增强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适度宣泄法、合理情绪疗法等方法认清引发情绪的根源,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最后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找到集体归属感,让学习、生活的意义得到升华,一些不良情绪容易被释放,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也在活动中发展了自我。

三、学生公寓管理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
  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场所,也是各种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地方。就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校园生活65%是在公寓内度过的。因此,寝室风气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寝室成员共同努力而形成相互团结、相互关心、刻苦学习的氛围,会激励成员共同珍惜友情,珍视集体、发奋读书。所以,学生公寓是课堂之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及日常思想品质、行为规范、集体主义、遵纪守法教育的重要阵地。就某种意义上讲,事关我们的培养对象能否成为具有崇高使命感、丰富创造力、高尚个人品格、扎实专业知识的现代社会合格人才。随着学生思想政治与学生公寓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和难度的加大,其重要性就愈显突出。
  由于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在公寓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学生在离开教室回到公寓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地位得不到真正落实,导致重课堂知识的传播,轻公寓内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在公寓内出现的各种违纪现象并未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予以认识和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

2、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具备学生的生活服务功能,还承担着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职责。许多职业院校在学生公寓的管理上往往强调“不能做”,而忽视“怎么做”。因此,严格作息制度、不定期抽查寝室、查看校园幽静处、突击检查校外娱乐场所等“围、追、堵、截”消防式的管理办法“闪亮登场”。这些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归、晚寝和其他不良现象的蔓延,但这种追求表面工作的形式主义,以训斥、处罚代替说服教育的简单化作风和“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3、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违纪事件较多
   一些学生较为追求与大学教育层次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氛围,忽视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完善自己;对一些娱乐型活动感兴趣,忽视个人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在学生公寓建设中,只想为自己营造一个安乐窝,不能与整个公寓建设保持一致,不把公寓园区看作校园的一部分,更谈不上视为自己的家园。
  有的学生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消费者,只强调公寓管理部门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而忽视自己作为公寓的主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个别学生在公寓园区内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致使某些消极东西如:赌博、酗酒、吸烟、轻视劳动、不服从管理、不尊重他人、故意损坏公共设施、不爱惜公共卫生环境等反常现象在个别公寓发生,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违纪事件和治安案件的高发区及事故多发地带。

综上所述良好的校园秩序是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的前提。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就必须加强校园的管理,尤其是学生公寓的内部管理,因为学生公寓是职业院校管理最薄弱、学生最容易出事的地方。所以,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管理约束机制,对教育帮助后仍不执行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为从减少违法犯罪现象,有关执法部门要排除校园周边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要与职业院校形成综合整治,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遏制或杜绝违纪、违法现象。

四、结束语  ?
  学生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应该是一项以会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不断变化中的人为对象,通过不断变化碰撞和互相激荡的思想观念为内容的社会活动。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思想、意识、以及情感、爱好、家庭、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者应该在贴近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去剖析其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去实现人生观念的转化,关心、激励、尊重人的价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正确处理学生的事情,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自我完善。

 

作者:宋思宇

                               

版权所有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蒲硕路88号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6013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