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课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讨 >> 论文课题 >> 正文
如何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3-12-23 发布者:学生处  浏览次数: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高专院校迅速成长起来。高职高专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了一些推动作用,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蓝领的操作工人,为工厂人才的引进节约了成本,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而且有些院校还是在中职院校到高职院校的过渡中发展的,在很多方面的转型中不是很彻底和完善,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整体素质的明显下降;学生的思想观念亦日益复杂,传统的职业学院学生工作的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都很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弊病,约束了高职高专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声誉[1]。面对这些情况,为了完善学校管理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传统的思维方法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创新,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持续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为主线,从各个部门、学生等不同角度出发谈阐述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1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矛盾

1.1 “以人为本”的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应该把这个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职业院校更应该如此,因为职业院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学生管理工作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主线的学生管理模式,从而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2]

1.2 职业院校管理工作所处的背景

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学生管理之间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一些旧的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职业院校的管理也一样,一些旧的管理方法、模式显得日益落后,跟不上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目前需要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发生了冲突[3-4]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与传统的学生管理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对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充分利用,则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应用不当则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都处在转型期,叛逆心里非常严重,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大,在课余时间甚至在上课时间有一部分同学都会泡在网吧,并且大多不是出于学习的目的,如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仍旧用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无疑会给管理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并且这种管理方式与新形势下所需要的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矛盾。因此探讨与信息发展时代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必然。

2 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培养高等人才,往往忽视学生的管理工作,认为只要有人来管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担忧管理者是否具备管理学生的素质,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实际上直接影响了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另外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他们相对的学习习惯和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果学生管理人员缺乏经验、能力跟不上,再加之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对他们管理起来比较棘手。因此要想使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2 管理模式单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般来讲,院校实施的管理模式都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班级配班主任,院系配备的有书记等相关的领导,学校配置的有管理学生的部门。这样单一的模式虽然有它自身的好处,但是管理的空间范围相对狭小,且一般都是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模式单一,新形式下要求更多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

2.3 学生就业成主要问题

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的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亦将可能引起教师累、学生累、最后导致社会累的情况;由于高校的扩招,教师队伍迅速庞大,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着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年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及格率在增大,教育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招生数与毕业数和就业数的差距成上升趋势;而西方文化思想的大量涌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学生的思想灵魂;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重,对学生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5]

3 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管理模式

职业学院的学生就像一所没有“围墙”的校园,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的依据,不能让管理制度成为约束学生的枷锁,管理制度的发挥既要使学生受到约束,又要让学生在约束下有充分的自由,二者应该均衡发展,不能偏顾任何一方。另外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应用多种管理模式,逐步由原来集中、封闭的管理模式过度到和普通高校接轨的系、院级的管理模式,各个系、院可根据自身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充分调动系、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2建设一支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面对新形势,如何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职业学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职业学院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从当前部分职业学院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校班两极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数量太少且参关不齐,有些理论修养不够高,从事学生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也欠缺,基本上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培养学业生工作的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能够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树立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构建好责权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使学生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适应新形势,为加快职业学院的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3.3 重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首先学校各个部门要重视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其次学生干部自身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和组织能力,用自己的行动在同学们中间建立威信,这样可以为自己管理工作的开展排除很大的障碍,同时班级的整体素质在干部的带领下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4处理好新老校区搬迁工作

新校区的出现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搬迁以后有的院系将呈现分散状态,出现一部分学生在老校区,一部分学生在新校区的状况,这些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这就要求学校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搬迁要以整个院系为单位,避免分散状态的出现,给学生管理工作减轻压力。

4 结论

1)当前职业院校管理工作所处的背景下存在的矛盾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学生管理之间的矛盾;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与传统的学生管理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新校区的建设与传统学生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

2)应正确认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管理模式单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学生就业成主要问题。

3)提出学生管理工作的应对对策:创新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和学生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重视发挥学生处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重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处理好新老校区搬迁工作。

 

作者:周扬

版权所有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蒲硕路88号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6013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