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7年,前身为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图书馆。现用馆舍建于2010年,建筑面积8390平方米,整体分为4层,采用“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大开间、大流通的建筑布局,为师生提供全天候开架式借阅服务。
读者持校园一卡通入馆,并可在图书馆内随意浏览和自由取书,允许读者在开放时间内将随身携带书籍、书包、笔记本电脑等用品进入阅览室查询文献资料、自学和研习。
目前,图书馆共有三个借阅区:第一借阅区为社会科学类书籍;第二借阅区为建筑专业类书籍;第三借阅区为自然科学类书籍。设有三个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各借阅区、阅览区面积为200平方米~1024平方米,设有多个读者研讨室、休闲阅览区等特色阅览区域。下设办公室、采访室、编目室、修订室、流通室、参考咨询室。
图书馆馆藏中外文图书24万余册,合订本期刊、合订本报纸、当年期刊和当年报纸数百种。年接待读者达8万多人次,书刊流通量达11万多册次。图书馆藏书建设突出专业特色,覆盖全面,藏书以土木、建筑类专业为主,覆盖机械、环境、信息、艺术等专业,其中土木、建筑类专业图书占馆藏图书的50%以上。构建图书、期刊、报纸以中文文献为主的馆藏类型结构,并为使馆藏文献信息适应于学校学科发展要求,增大新近书刊比例,预计5年内纸质图书馆藏量达到25万册;图书馆先后引进了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CNKI系列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同时,图书馆自建了随书光盘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有关的检索服务。
为了满足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新要求,图书馆购买了北邮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在传统服务基础上,开展了网上预约、续借等业务,实现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来完成诸如文献采购、编目、检索、典藏、流通、统计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有新馆建筑做物质平台,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设有OPAC检索终端8个。
图书馆将不断开拓进取、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建成一个文献齐全、技术先进、资源共享、专业特色浓郁、自动化设施完善、具有城市建设特色的高等院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