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今天是第20个“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为了做好我院的结核病预防工作,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结核病以及结核病对人群的危害,现将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如下:
1、什么是结核病,它有何危害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最终可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成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可能最终会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2、肺结核病的传染与发病
痰内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仅有5-10%的人发病。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免疫抑制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极易并发结核病。
3、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有咳血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检查和诊断。
全身症状:疲乏、消瘦、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少数急性发展的结核病可出现高热等症状。
4、怎样发现和诊断结核病
(1)X线检查:可用X线透视,也可以拍下X线照片,长期保存,便于将不同时期的照片进行比较,以了解病灶的变化,跟踪治疗效果。但X线检查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不能单靠X线结果诊断肺结核病。
(2)痰的显微镜检查:即病人留三个痰标本,(用三个干净的瓶子分别留夜间痰、晨间痰、即刻痰3—5毫升送检)。留痰时病人应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以咳出气管深部的痰。痰菌检查如发现了结核菌即可确定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这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3)对婴幼儿和儿童在有可疑结核病时可作结核菌素(PPD)试验,如72小时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如硬结直径≥6毫米时称“阳性”,说明机体感染过结核或接种过卡介苗,但结素阳性不是诊断结核病主要依据。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5、接触过结核病人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像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脑膜结核、淋巴结核等)通常不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肺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
健康人在接触过肺结核病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受感染的人群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10%左右。
6、结核病的治疗
结核病主要是用化学药物治疗,一般遵循“五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即诊断结核病后应尽早开始治疗,一般用3-4种药物联合治疗,药物剂量要适当,要按时服药,避免漏服,而且完成方案规定的疗程。
7、如何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预防,就控制结核病而言,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最好的预防。
(1)尽早发现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及时给予抗结核治疗,彻底治愈,是消灭传染源、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最佳手段。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应将手捂住口鼻,以免细菌通过飞沫、痰液传给健康人,以切断传染途径。
(3)新生婴幼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粟粒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最好措施。
(4)病人要注意消毒隔离,勤晒衣被,注意室内通风。病人住房可用石灰、84消毒剂等进行消毒。。
8、结核病人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1)进行抗结核治疗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完成疗程,按规定的时间复查,以了解病情变化,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彻底治愈结核病。
(2)服药期间如发生食欲差、耳鸣、眩晕、皮疹、眼视物不清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3)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尽可能与家人分室或分床就寝,若无条件宜分头睡位,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在强化治疗一个月后传染性就几乎没有了;规则完成疗程后一般不会复发。
(4)注意营养与适当休息,忌烟酒和辛辣食物,避免过劳和受凉。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结核病人的痰应吐在纸上并烧掉,或咯在痰杯中加1‰过氧乙酸混合加盖浸泡1小时有杀菌之效;结核病人接触物可直接在阳光下暴晒数小时可灭菌。
(6)对已感染结核杆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等。
(7)肺结核病患者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规律服药,定期检查,治愈率是非常高的,病人的家属也应积极配合,让病人在关爱中顺利地通过治疗,战胜疾病。
9、肺结核患者可以结婚或者生育吗?
(1)患了肺结核的年青人,应首先集中精力将病治好;如果尚无恋爱的对象,在未完全康复前,应该把恋爱的事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待疾病痊愈再考虑。如果已有恋爱对象,则应该把病情如实向对方讲清楚,在传染期内尽量减少接触。
(2)未婚的患者,应尽可能推迟婚期,待肺结核治愈后再考虑结婚,以避免因为婚后的夫妻生活、生儿育女、家务等一系列的问题,给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
(3)育龄的妇女,如果患了肺结核,应暂时避孕,此时怀孕,可能会导致患者肺结核病情加重,且胎儿可能会出现发育不良或死胎;如果肺结核患者已经怀孕,最好终止妊娠。通常肺结核治愈半年后,可以正常妊娠,如果想要孩子,最好事先咨询经治医生。
10、学校的结核病疫情及特点
学生结核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甚至无自觉症状,易忽略;一部份学生是通过体检才发现患有肺结核而就诊;好发年龄一般在12岁以上的中学生居多;学生患者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人群集中,易发生暴发流行。
学生易受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危害,原因是:学生都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内分泌变化快,心理不成熟,情绪易波动,再加上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抵抗力下降。同时,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人群相当密集,学习、住宿环境拥挤。肺结核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一旦有肺结核病患者,就更易在校园引起传播。学校应加强针对结核病的管理。由于肺结核病是一个慢性病,治疗时间长,一般要在6-8个月以上,应当严格遵照有关结核病防控规范和规定,在校园内针对结核病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否则,学生患者可能在学校成为传染源传染他人。
以上为结核病的科普知识,希望广大师生认真阅读,如发现类似结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尽早明确诊断,如已确诊结核病应及时报告学校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避免范围扩大,防止疾病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