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位置: 首页 > 年度报告 > 正文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   时间:2024-05-24   点击数:

2022年度,学院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学术委员会章程,统筹行使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不端等重大学术事务上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促进学院教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升。现将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学术诚信建设

学术委员会始终以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建设为根本,按照学院《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文件要求,维护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对教师上报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利用知网论文诚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重复率查询。同时在学院项目立项、论文评比等活动中,对重复率超过相关要求的成果采取一票否决制,营造了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二)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

按照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委员会成员人数需为15人以上25人以下的单数。原学术委员会成员刘玉波因人事变动,调离学院,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学院及时按程序、按步骤完成了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增补工作,增补姜锐同志为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三)开展院级科研项目评审

有序开展校本项目立项评审工作。对申报立项的11项校本课题、5项校本教材从选题立意到研究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开展校本项目结项评审,对申请结项的校本课题16项、教材5项,通过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初评,并通过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集中讨论的形式进行了复评;组织横向课题立项评审,落实横向科研项目月度评审制,每月16-25日按照横向课题申报选题内容,组织相关委员进行立项评审。2022年度共立项横向课题23项,科研进款72万元;组织学术委员对教职工在开展科研基础能力提升活动中撰写的优秀总结、论文进行评审。

(四)审议、推荐教科研成果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委员各自专业优势及研究经验,从学术价值、学术水平等方面,对学院牵头上报的教育部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专项课题、教育厅一般项目、高校工委党建课题等近50项课题进行评审、指导,在给出评分的同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和建议,促进学院教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2022年学院成功立项省级课题2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同时,对上报的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名师等材料进行评审、指导。

(五)建言学院内涵建设

围绕学院重点工作,学术委员会成员就《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等文件的修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对学院拟招生专业及考试选考科目进行了审议,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院重大事项上的指导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完成“双卓越”建设增值赋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按照《学术委员会章程》《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一如既往地做好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工作,通过宣传、指导、督促等方式,杜绝学术不端现象,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通过组织学术讲座、专题讨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加强教科研成果评审、指导

按照专业相关性原则,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学院组织申报的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进行审议、指导,在给出项目评审分数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以申报促研究,切实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提升学院市厅级及以上成果申报率。同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头开展项目申报与研究工作,并以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对青年科研骨干、科研创新团队的指导力度,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促进学院科研项目成果质量不断提升。

(三)进一步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对学院“双卓越”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对“双卓越”在年度工作计划计划、内涵提升、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等层面给出积极的指导意见,促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发挥全体委员的专业优势,积极建言专业建设,结合城市建设行业发展,适时对学院专业建设发展、专业服务行业能力提升等层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城市建设行业能力不断提高。


版权所有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蒲硕路88号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6013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