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乙巳年四月十五

检测教研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检测教研室

检测教研室

尹国英,女,汉族,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土木工程检测技术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

2001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沈阳建筑大学取得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2001年7月-2003年9月在辽宁北四达交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外加剂实验室工作,2006年3月至今在我院从事教学工作。

曾发表专业技术性论文《新型ASC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底基层的应用》、《低熟料掺量土壤固化剂三元混料系统的优化设计》、《土壤固化剂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研究》、《聚羧酸系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常见问题及分析》、《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维修》、《不同孔结构测试方法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混凝土建筑中缺陷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高寒地区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设计》、《乙烯热电联产装置燃粉煤灰渣综合利用应用研究》《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论述》《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再利用策略论述》等。担任十三五规划教材《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主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机械出版社)、《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教材副主编。参与科研项目《海洋工程混凝土高性能化生态化建造技术》。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等3项科研课题,两项横向课题。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管除锈装置》等3个。


白燕,女,汉族,1972年7月出生,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现任土木工程检测技术教研室教师。

1996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材料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取得建筑材料专业硕士学位。主要讲授《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等多门课程。曾在辽宁乾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兼职两年参与道路建筑材料研究中,参与研究土壤固化剂,此项目在2008年度被评为优秀设计三等奖。
发表核心论文《纤维对高钙粉煤灰混凝土膨胀抑制研究》,教学论文《建筑材料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专业论文技术性论文《高掺量粉煤灰42.5级复合水泥最佳配比的研究》;出版著作《建筑材料检测》。


王波,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本人于2003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暖通)专业。主要讲授《建筑结构检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建筑智能检测技术》《建筑制图与CAD》《近代测试技术》《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主编教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建筑材料检测》教材2部,作为副主编或者参编教材和习题集6部。撰写了《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建筑检测行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等相关专业论文8篇,参加科研项目2项。

具有建筑节能检测、建筑智能检测、建筑结构检测等相关从业资质先后参与多项工程实践,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先后参与沈阳香格里拉五星级酒店、沈阳国瑞汽贸城等项目的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褚俊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土木工程检测技术教研室教师。
  2006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生态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于沈阳建筑大学取得建筑材料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在丰泽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设计施工工作,2009年6月至今在我院担任教学教师工作。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院完成所有实验过程。研究生学习期间,曾在包头、锦州、铁岭、本溪等地水泥厂、混凝土搅拌站、预制管厂、玻璃厂以及沈阳新大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辽宁省质量检测研究院进行调研与实习。研究生阶段,在沈阳建筑大学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协助老师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曾在沈阳检测中心、辽宁省舞台设备实习并协助各方面施工工作。
   发表专业技术性论文《矿渣—桐油—糯米汁生土墙材性能研究》、《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秸秆掺量对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生土墙体材料性能的研究》、《掺合料对生土墙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材料探微》,《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建筑施工组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的科研项目《环保经济型村镇住宅配套建材与产品开发》、《乡村经济型建材认证体系的研究》和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村镇生物质建材的研究》、《村镇建筑垃圾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发表专利《一种工程建筑施工钢筋切割装置》等3个,发表“十三五”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