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身在各地的建工学子逆向而行,积极投身到家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们以“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谱写了一曲共同战“疫”的青春赞歌。他们立足家乡,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响应着党和国家的号召,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员在行动
建筑工程系19钢结构专业学生史晨旭在家乡阜新市永欢池镇永先村疫情防控小组做志愿者,担任村里的临建工作。他的母亲在村委会工作,是一名共产党员。正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村里面工作人手不够,他主动投身到村里的防疫工作成为一名志愿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为一名共青团员,我要做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的母亲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也要同她一样为人民服务。”史晨旭说。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认真踏实的作风得到了第一书记和村委会干部的一致好评。
19建工3班那洪超,家住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南芬社区。对他而言,这个假期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南芬社区是一个没有封闭条件的老旧小区,这里出口多、人员杂。面对疫情,封闭小区、集中出入、定点测温等诸多问题,社区的人员不足,那洪超主动联系社区,每天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都在南芬社区卡点站岗,做指引和社区登记服务,社区干部和其他志愿者们都对那洪超赞不绝口:“我是一名共青团员,疫情当前,我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与其宅在家里,不如在家门口参加志愿服务、为社会出一份力。”
回馈社会有力量,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在行动
18建工6班马福鑫,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家住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东沙河村。马福鑫在新闻上看到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医护人员辞别亲人,千里驰援武汉的感人事迹,被深深感动,萌生了当志愿者的念头。在村委会的统一安排下,马福鑫顺利戴上了“红袖标”,冲进了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场。“我是一名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受党的培养多年,应该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年我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如今作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能为家乡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很开心。我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就一定会战胜疫情!”马福鑫语气铿锵地表示。
18建工2班董家旺,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家住辽宁省凌源市。他了解到自己家所在的南门外社区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想到自己一直迫切加入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维护秩序,给出入社区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劝阻不戴口罩的居民等,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朝阳的冬天格外冷,在室外登记车辆人员信息的时候,经常会手握不住笔,但是我一直铭记我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时辅导员对我的鼓励,要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现在正是我发光发热、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董家旺说。
奉献家乡有作为,建工志愿者在行动
19监理1班李佳垚家住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牧牛镇钟家村。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是李佳垚从小的梦想。随着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李佳垚知道自己的家乡有许多打工回乡的人员,每天测温、登记任务很重,难度很大。她立刻联系村里干部,戴上了鲜艳的袖章,主动在村口疫情防控检查站担任志愿者,给来往车辆登记、量体温。“上大学,我就经常参加志愿服务,帮助有需要的人,现在能为家乡做服务,我感受到自己奉献的价值,家里人都为我感到骄傲。”李佳垚说。
17检测2班韩建拾家住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大固本镇和睦村。大三实习的他因疫情滞留在家,心想不能复工,宅家就要为家乡做些什么,于是主动请缨,在村内担任疫情防控巡逻员。为村里做好防疫检查工作和防疫知识宣传。“我在学校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会认真工作,努力成为守护家乡亲人的一道屏障。”韩建拾的一席话让村干部竖起了大拇指,也赢得了村民的称赞。
19建工6班吕炳男家住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物资街,自疫情蔓延开来,他主动投入到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中,当起了安全检查员,负责管理私家车上道。在道路防控疫情劝返点,开展登记、消毒、测量体温等工作。“我做好流通检查工作,就能降低家乡疫情传播的风险,我是建工系青年志愿者,在家为人民服务,我很骄傲。”
18检测2班周齐家住辽宁葫芦岛建昌县汤神庙镇松树梁子村。他接到村里封闭检查的通知后,主动到村里报名,担任防疫工作志愿者,在入村位置负责出入村人员车辆登记与检查工作。“我愿做家乡的安全门!奉献家乡,是我应做的事请。作为青年志愿者,我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
守望相助 静待春来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最美的青春就是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一往无前。我院建工学子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亲爱的家乡,每一次测温,都是一份奉献;每一次站岗,都是一份担当,每一次检查,都是一种责任。他们逆向而行,诠释着新时代奋斗青年的使命担当。只待春暖花开,让我们重聚在桃花盛开的城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