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校园信息门户
  • English

战“疫”时刻, 学工队伍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学生处   作者:  访问次数: 

 
  5+2,白加黑,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这是学工队伍的日常工作状态。终于盼来了心心念念的假期,说好了要出去走走、陪陪孩子、练练厨艺、做做家务,然而,所有这些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顷刻随风而散。面对疫情来袭,我院全体学工人员迅速从“假期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积极投身于维护学生健康安全的第一线。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寒假,是一个在忙忙碌碌中就把春节给过没了的假期。1月21日晚上,学院领导指示,要求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做好学生的防护教育工作;1月22日,学生处通过学生工作群向全体学生转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和建议减少外出的温馨提示,当日原定中职民族班的春节前买年货活动被取消。面对学生期盼过年采买的眼神和对校园封闭管理的不解,学生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疫情发展形势和国家、地区的防疫政策,稳定了学生的情绪,也让大家理解并配合了学院采取的防控举措;1月23日,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学院全体辅导员迅速投入到学生疫情的统计排查工作中,这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九,没有辅导员抱怨时间紧、任务重,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便与学生持续保持联系,电话一遍打不通,就打两遍、三遍;1月24日,为确保学生疫情统计排查工作全覆盖,BC类扩招学生也纳入到统计数据中,这一天正值除夕,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迟疑,在忙碌的数据统计中,17名教师度过了一个毕生难忘的年三十儿。至此,6380名学生的联系排查和数据统计工作每日报告一次,从未间断。
  在做好高职学生防控教育和疫情排查工作的同时,校内103名中职民族班的留校学生更牵动着全体学生处工作人员的心。为了这群孩子,学生处每个假期都轮流每人连续值班7天,疫情防控期间更是24小时守护着学生。有一名学生出现了高热症状,值班人员带着学生一天两次到医院打点滴,学生的血管较细,输液造成血管收缩,只能慢慢滴入,一陪就是后半夜。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让冲锋在前的男老师开始体力透支,接连病倒,但谁也没有退缩,一个病倒了,下一个接过来,男老师病倒了,女老师顶上来。在特殊时期,所有人都知道去医院的风险,但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所有人又都毫无畏惧。他们牢记着育人的初心使命,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勤奋创新、忠诚奉献、担当配合”的城建奋斗精神。

  坚守本职岗位,用爱树立旗帜

  作为学生处处长,疫情发生伊始,曾铄就投入了紧张的防控工作。2月8日元宵节,一直在单位忙碌的她答应了孩子一定准时回家一起过节。这之前的除夕夜,她就因为要陪伴民族班的孩子们没能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的饺子。可那天恰逢有学生出现了低热症状,为了解学生情况,曾铄做好防护后亲自到隔离室里慰问学生,与学生交谈,为学生宽心,直到晚上7点多学生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才离开学校。回到家里,饭时已过,儿子跑过来想抱抱妈妈,一直牵挂着孩子的她却下意识地躲开了,她告诉孩子,妈妈身上可能会有小虫虫,我们暂时要保持一定距离。看到孩子失望而可怜的眼神,她的内心既愧疚又酸楚。但她深知,民族班的孩子们远离家人,生病的时候一定更想念家人,作为老师,绝不能辜负家长的信任,学校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还是要第一个站出来。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作为学生处处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高高举起学工队伍冲得上、顶得住、打的赢的旗帜。


  学生处处长   曾铄

 


假期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召开学工队伍视频会议

 

 

在学生病床前与学生家长沟通,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心系留校学子  用爱诠释担当
  疫情来临后,学生处副处长齐振军舍弃了自己的小家,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值班,每天了解留校民族班学生的身体情况,建立第一手信息台账。在有的同学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不顾个人安危,主动陪伴学生到医院就医,安抚学生情绪,给予学生关切,服务学生所需,用陪伴消除学生的恐慌情绪,引导学生科学应对、有序防范。

  为了保证留校民族班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他舍弃了春节与家人的团聚,24小时在学校待命,连续半个月奋战在第一线,往返于学校和医院。数日的劳累奔波让他的体力严重透支,感冒病倒。即便不能继续冲锋在一线,他心里想着的依然还是学校的工作,一边做着民族班生活老师的思想稳定、心理疏导工作,一边做着舍务工作人员24小时留校的安抚工作。他的坚守与奉献,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彰显了共产党员在疫情面前的初心和使命。

 

学生处副处长   齐振军

 

 

与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研究落实防控工作

 

 

深入寝室关心留校学生


  奋战防控一线  用爱守护健康

  徐广池同志是民族班的班主任,疫情期间,一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他第一时间来到学生身边,稳定学生情绪,关注学生病情。因为担心学生因药物引起胃部不适,打点滴期间他总是提前给学生准备好食物、购买水果,可是自己却总是忘记了吃饭。经过几天的治疗,在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医生建议到发热门诊进行检查。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发热门诊是最让非医务工作者望而却步的地方,可他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陪同学生上了120救护车。因医院隔离原因,他被要求在院外等待,在寒风中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在这几个小时里,他一直与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因为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他也被要求自我隔离,与家人的思念只能通过视频通话来排解。视频中,他一直保持着微笑,告诉家人自己一切都好。但当他听见3岁的孩子在视频中说到“爸爸下班”时,他的眼眶还是不由得红了,“爸爸过两天就下班了”,哽咽的话还没说完,他的工作电话又响起了。在自我隔离期间,他仍旧不忘与学生及家长保持联系,在他心里一直记着,他不仅是孩子的父亲,更是学生的老师,他的肩上担负着33个少数民族家庭的责任。

 

民族班班主任徐广池


 

自己被隔离时通过视频了解学生情况

 

 

除夕夜陪留校学生过年时发的朋友圈





  开展心理疏导 用爱温暖心灵

  齐怡是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疫情发生后,她以辽宁城建心理辅导中心公众号为阵地,及时发布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介绍心理疏导的途径及有效方式,一方面参与到学院开通的心理支持网络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全省大学生心理援助热线的工作,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处理负面情绪,确保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度过疫情。同时,她还与王芳老师共同针对在校的民族班学生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相关计划,每周以视频的形式跟所负责班级的每一名同学见面,并且针对民族班学生不善表达的特定开展艺术治疗,运用绘画、音乐等手段开展心理疏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既把她看作是指点迷津的老师,也把她当作温暖知心的大姐姐。
  疫情期间,她还担任了民族班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停学不停课,利用网络为同学们继续教授知识,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引起的情绪波动,坚定打赢战“疫”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调适学生心理,传播“心灵处方”,她让防疫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老师齐怡

 

 

以视频形式与同学见面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其实,在学院学工队伍中,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工队伍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真正做到了“疫情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记不清拨打了多少电话、整理了多少条信息、报送了多少条数据、回复了多少学生的提问……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他们始终牢记着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化“疫情”为温情,为夺取战“疫”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蒲硕路88号  邮编:110122

招生热线:024-86609918  024-86609919

年访问量统计:    月访问量统计:    日访问量统计:

版权所有@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6013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