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月2日,学院领导和党员师生代表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党建基地共建活动。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此次党建共建基地的建立,是学院思政“小课堂”同社会思政“大课堂”结合形成思政新格局,推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我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提供共建、共享、共育的实践教育平台。
学院党委书记高玉英与陵园管理中心主任肖淑芬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仪式上高书记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责和使命,学院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荣获辽宁省教育系统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等多项校馆共建成果。共建基地的建立,必将对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为充分发挥共建基地的育人功能,学院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共建工作走深走实。一是以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主线,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场教学、师生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三是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策划举办走进校园、贴近师生的主题展览、讲座,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宣讲项目。
随后,党员师生们共同祭扫烈士墓并参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及各级英雄模范的志愿军烈士。纪念馆展出的革命文物,记载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历程和英雄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参观聆听讲解后,党员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展现出的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共建、共享、共育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共建基地实践育人功能,加强校馆合作,共育时代新人,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