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星级评估自评报告
一、专业建设概况
(一)基本信息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属于土木建筑类专业,专业代码为440306,开办于2010年,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兴辽卓越专业群专业,书证融通示范专业,拥有建筑材料检测,建筑结构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环境检测等先进齐全的检测设备和校内外省内领先的实训基地。本专业现有在校人数185人,累计毕业生共957人,专业2021届就业率达到了98.75%,2022届达到98.76%,2023届达到98.79。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7.36%,毕业生对专业总体满意度为97.83%;在校期间学生可考取建筑工程识图证书等4项1+X证书和检测员、质检员4项行业准入性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面向土木工程检测及建筑工程质量监测要求,结合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针对检测行业技术转型升级及技术创新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良好创新创业能力、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混凝土结构检测与验收、建筑力学、构造识图、建筑施工、计量计价、施工组织、质量验收等基本原理,具备准确识读和绘制土建工程施工图、编制施工方案、材料结构检测、质量评定、混凝土生产、等专业核心能力,具有探索未知、追求真理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等专业职业素养,能从事检测岗位,施工岗位、质量岗位、BIM建模岗位、装配化施工岗位等一线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具有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热爱祖国,具备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振兴辽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课程按照“精准检测-科学方法-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的建设思路,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专业特点。充分考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在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建筑业转型升级对建筑工程检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满足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专业打造了对接岗位、书证融通特色双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实现证书考核和同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多个“1+X”证书,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五)师资队伍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培养“名师引领、企业历练”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共19人。专任教师10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2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双师型教师达100%。专业与中铁九局集团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北方测盟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长期合作,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共计9人,高级职称人数55%,其结构组成合理,能满足在校生学习的相关工作需求。
(六)教学基本条件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训室,结构检测实训室,生态节能楼、土建实训场等12个专业实训基地,装配式结构等2个省级孵化基地。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及目前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不断根据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实训项目,实训基地建有无损检测设备、AR教学展示设备、绿色建筑主题模型及设备等多个数字化设备,并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虚实互补。
专业联合中铁九局检测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15家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资源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和顶岗实习需求,专业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大师工作站和企业工作室,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满足本专业培养需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契合程度,提高办学实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专业自评结果
(一)定量自评结论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自我评价 |
1 培养目标 |
1.1培养目标的制定 |
A |
1.2培养目标的执行 |
A |
1.3培养目标的达成 |
A |
2 培养规格 |
2.1素质 |
A |
2.2知识 |
A |
2.3能力 |
A |
3 课程体系 |
3.1课程设置 |
A |
3.2学时安排 |
A |
4.师资队伍 |
4.1队伍结构 |
A |
4.2专任教师 |
A |
4.3专业带头人 |
A |
4.4兼职教师 |
A |
5.教学基本条件 |
5.1教学设施 |
A |
5.2教学资源 |
A |
5.3实训教学条件 |
A |
5.4顶岗实习 |
A |
6.专业建设成效 |
6.1教学名师 |
A |
6.2精品课程 |
A |
6.3规划、精品、统编教材 |
A |
6.4重点专业 |
A |
6.5特色专业 |
A |
6.6教学成果奖 |
A |
6.7社会声誉 |
A |
(二)定性结论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结论 |
1.专业顶层设计 |
1.1 专业发展规划 |
优秀 |
1.2 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
优秀 |
1.3 专业培养方案 |
优秀 |
2. 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 |
2.1 教学管理制度 |
优秀 |
2.2 质量保障与改进机制 |
优秀 |
2.3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
优秀 |
2.4 专业教学持续改进效果 |
优秀 |
3.专业“三教”改革 |
3.1 教师改革 |
优秀 |
3.2 教材改革 |
优秀 |
3.3 教法改革 |
优秀 |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4.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
优秀 |
4.2 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聚焦高技能培养 |
优秀 |
5.服务辽宁 |
5.1 专业与辽宁产业契合度 |
优秀 |
5.2 专业在辽招生、就业情况 |
优秀 |
5.3 专业对辽行业、企业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服务情况 |
优秀 |
5.4 专业在辽企业知名度毕业生在辽企业满意度 |
优秀 |
三、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不足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依据辽宁省星级评估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专业评估,梳理材料,查找自身不足。在校企合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还需进一步向深化和广度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成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未来的建设中,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地规划、设计,为本专业成为卓越专业而努力。
(二)改进
1、进一步深化校企、校校合作
加强同省内外相关企业、学校的交流,推动专业服务能力与产业升级保持动态适应,为专业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支持建筑检测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参与企业工作项目,通过教师培训,各类教学竞赛等,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影响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