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愉快、充实的假期,学校特温馨提示如下安全注意事项,请务必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一、交通出行安全
1.选择正规交通方式往返实习地点,自觉遵守地铁、公交车、长途大巴车等乘车规范;不乘坐无牌无照的车船,不乘坐超员超载、无营运资质的车辆;妥善保管实习资料和个人财物,避免在实习场所存放贵重物品。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禁止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机动车,不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严格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大型车辆靠近时,要尽量远离。路上行走,要注意来往车辆,不低头看手机或听音乐。
3.驾驶电动自行车正确佩戴头盔、不载人、不无证驾驶机动车,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机动车,不驾驶无牌无证电动自行车,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公路上玩耍。
4.夜间乘坐交通工具时,贵重物品注意贴身存放,睡眠过程中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行李架上。上下交通工具、更换住宿地点时注意清点物品,避免遗失;乘坐列车时记住车厢、座位、铺位号,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注意记录车号,便于出现问题时查找和联系。
5.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实时天气状况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高温、泥石流等),合理规划、及时调整行程安排,谨慎前往山区、河谷等涉山涉水景区旅游。切勿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特别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水域。
6.要提升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范,合理驾乘机动车或乘坐旅游交通工具。参与划船、漂流等涉水项目时,严格遵守安全指引和专业指导,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对高空、高速、探险类游乐项目量力而行。
7.注意用火安全,不在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或者使用明火,不在林区野炊、烧烤。外出到公共场合后,一定要先留心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的方位和路线。如遇火情需及时拨打119。
二、求职安全
1.慎重甄别招聘信息,口头承诺给予高额报酬的兼职工作及诱导办理个人信用贷款等情况应多留心,谨防上当受骗。求职过程中如遇到收取“服装费”“保证金”等费用立即终止应聘;对“零经验月入过万”“团队计酬”“发展下线”等宣传培训要保持警惕,此类多为诈骗或传销陷阱。如遇危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并设法与亲友、学校联系并及时报警。
2.注意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健康上网,不点击不明信息链接,做好自媒体平台的信息管理,不约见网友。不出售个人“两卡一证”(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信息,求职中不随意提交身份证,复印件需标注“仅用于XX应聘”。远离校园贷、网贷,高度警惕各类冒充客服等诈骗手段,避免财产损失。
三、食宿安全
1.请同学们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喝生水,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防止病从口入。如无绝对必要,不食用和饮用野外采集的食物和水源,外出就餐注意选择具有一定卫生条件的场所。与亲戚、朋友、同学聚会时不劝酒,不酗酒。在车船上由于没有运动条件,食物的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不节制饮食,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肠胃不适。
2.应在安全卫生、具有营业许可证的正规宾馆、旅店住宿。住宿时需将房门反锁,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火及电器安全,出门须切断充电器等电器电源。熟悉消防器材的位置及逃生路线图。
四、防传染病安全
1.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隔离,防止传染他人。
2.预防艾滋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健康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如需输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五、心理安全
1.主动识别情绪波动,强化自我调适能力。假期生活节奏突变易引发无聊感或焦虑,需正视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通过写日记、冥想或运动(如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疏导负面情绪。提前储备缓解情绪的方法:设置“放松歌单”、联系好友清单、紧急心理咨询热线(如心理援助热线12356)。
2.构建健康生活节奏,避免“心理滑坡”。避免“报复性熬夜”或完全放纵,将每日划分为学习(2-3小时)、兴趣实践(如烹饪/绘画)、社交(线下聚会)、自由支配四个模块,增强掌控感。警惕网络沉迷引发的孤独感,可参与志愿服务、短期实习或城市探索,用现实体验替代刷手机。
3.识别危机信号,及时专业干预。需立即求助的情况:
(1)持续两周以上失眠/暴食
(2)自我伤害倾向或极端消极言论
(3)社交功能丧失(拒绝出门、失联)
应对步骤:
①联系辅导员或学校心理中心;
②拨打心理热线(如12356);
③三甲医院精神科门诊评估。
六、网络安全
1.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请同学们增强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力,警惕四类诈骗:刷单返利/机票退改签/冒充客服/虚假求职。牢记两不原则:不扫不明二维码,发现受骗立即拨打96110。
2.不轻信未经核实的内容,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参与网络互动;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行为合法合规,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居家安全
1.做好居家用电和防火,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使用燃气设备时应开窗通风并看管,使用后及时关闭。
2.远离高温物体,包括沸汤热油、烧烫的容器等,避免烧烫伤的发生。
3.不攀爬高处,不在阳台、窗户处探身探头,谨防高空坠落。不往窗外抛物,以免砸伤行人。
4.注意防骗、防盗、防抢。
八、遵纪守法
1.不与社会上不明身份的人员交往,不得欺辱他人,不参与打架斗殴、酗酒、迷信,不参与线上线下非组织群体性活动。如遇欺凌,要第一时间报警,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遵守各地景区管理制度,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不购买或携带违禁物品。
九、防范邪教
1.认清邪教本质,邪教往往通过“治病消灾”“末日论”等迷信思想迷惑群众,需保持清醒头脑,远离邪教组织及其活动。
2.增强防范意识,警惕邪教的诱惑和欺骗,抵制邪教的传播和扩散,发现身边有人参与邪教或非法宗教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十、实习安全
1.实习期间,着装得体。正确佩戴安全帽,推荐穿工装或长裤、袜子、运动鞋,减少被划伤和磕碰,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严禁穿裙子、拖鞋、高跟鞋进入工地或者车间,长发同学将头发扎紧。
2.实习时,进入厂矿、车间、实验室等区域,务必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留意地面(如格栅板、湿滑处等)、高空坠物、设备运转区域、危险化学品、高温高压等潜在危险源。遇到安全隐患或不合理要求,立即向企业导师或者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报告,必要时暂停实习。
3.实习期间,禁止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一般情况下,不自行外出购物或游玩,因事外出(离开工地或宿舍),应结伴而行,并经得实习单位管理人员或实习指导教师批准后,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按时返回,并注意交通等各方面安全。
4.实习学生要严格履行报备制度,更换实习单位、联系方式、住宿地点均需要向学校及时报备。学生在校外住宿时刻要注意防火安全、燃气安全、财产安全、治安安全、用电安全、防止漏水、卫生健康安全等。
十一、防溺水安全
1.国庆期间,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六不两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在未告知家长或教师的情况下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意识不清醒或视线不清晰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如野塘、水库、泄洪沟等)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2.发现险情时,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若发现人员溺水时,立即呼救或报警,开展智慧救援,切忌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
76载春华秋实,76载砥砺奋进。国庆节不仅是休闲放松的时光,更是感受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契机。希望同学们在假期中主动了解国庆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最后,再次祝愿全体同学:国庆快乐,中秋安康!愿你们与家人共享团圆之乐,与祖国共庆华诞荣光,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平安,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