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仗彩画被赋予“木衣锦绣”的美誉,其精湛的工艺与绚丽的色彩,是中华民族古建筑艺术领域中的璀璨明珠,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辽宁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沈阳故宫则是地仗彩画中官式彩画流派的杰出代表。
为更好地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地仗彩画专业人才,我校建筑与环境学院在“双卓越”项目建设过程中,将这项技艺纳入专业发展方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建成古建筑地仗彩画虚实结合传承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基地建设期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党委书记王斌,党委副书记、院长徐长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艳东,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基地建设,现场帮助解决基地建设中的问题,10月10日举行专家交流研讨会,共同见证基地建成。王艳东出席交流研讨会,来自省内外本专科院校、考古研究院专家学者、相关合作企业专家代表等12人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由建筑与环境学院院长李婕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地仗彩画”宣传短片,王艳东代表学校领导致辞。她指出,建筑与环境学院深入思考大胆创新,紧紧抓住中国古建筑艺术与文化传承这个关键点,以课题研究形式切入,整合多方面力量和资源,确立了“虚拟传承人为主,真实传承人为辅”以及“古法+今技”的传承策略,初步完成了基地的建设工作,开启了古建筑地仗彩画融入教学科研的新篇章。当前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希望省内外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享宝贵资源,共同为中国古建筑地仗彩画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作出贡献。
会后,学校与中科量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修远文保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以及沈阳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共同为校企共建基地揭牌;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基地。

基地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在原有实训场地上升级改造完成。整个基地按照不同的功能分为入口形象墙、理论教室、古建筑模型区、现代技术辅助区、虚拟仿真工艺操作区、材料与工具展示区、彩画实训区等。专家们在现场共同感受了地仗彩画之美,对于学校的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观结束后,与会专家在基地进行了现场研讨,大家围绕下一步传承发展策略、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职业资格认证等出谋划策,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还达成了与相关高校利用基地虚拟仿真资源共同完成本科生及专科生课内实践的实验意向。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郑阔、修远文保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经理朱登波,就《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程实践》与《浅议义县奉国寺及建筑彩画》两个主题,面向建筑与环境学院师生进行了精彩讲座。两位讲者的报告内容充实,分析严谨,展现了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及建筑彩画研究的深刻理解与专业见解。


“地仗彩画,传承有我”。古建筑地仗彩画虚实结合传承基地是学校“双卓越”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目前省内高职院校唯一一个地仗彩画实训基地,下一步,学校将着力加强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基地开展有关地仗彩画的科普教育活动、实践体验类活动、文化交流等,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