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校园信息门户
  • English

第七届第六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学院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13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第七届第六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学院工作报告

20231228日)

院长 王斌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现在,我向学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第一部分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聚焦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推进“双卓越”建设,深化“三全育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一)强化政治理论武装

学院党委制定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办法》,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学院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及其他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学院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全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东北全面振兴发展、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9次。

(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学院党委立足服务辽宁城市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编制了《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双卓越”“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建设为抓手,从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确定了5个方面共21项重点任务,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严格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要求,按季度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党委会全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7次,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问题4项。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报告会、讲座、论坛、社团、教材的审查。组织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1次、师生宗教信仰摸底排查2次,开展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自检自查、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排查化解等相关专项排查5次。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坚决捍卫“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对标“高校党委书记党建突破项目”,强化日常工作跟踪指导。完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履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了《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务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2023年度召开党委会32次、校务会10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化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健全党委会定期研究部署党团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发展、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机制。全面执行院级领导联系系部(院)、联系思政课教师、为师生上思政课等制度。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开展学院基层党组织书记、中层干部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在推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学院“双卓越”项目建设、提质培优等重点工作中振奋精神。

(三)落实巡察整改工作任务

学院党委坚持把落实巡察整改任务当作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利契机,把高质量完成巡察整改目标任务作为提升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学院党委聚焦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深刻反省、举一反三,动真碰硬,针对巡察反馈的4个方面1342个问题,逐条建立整改任务清单,逐条推进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问题36个,进一步整改的3个问题拟于8月底前完成,其余3个问题将长期推进。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学院党委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按规定比例配备思政工作队伍,学院获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1个、示范案例2个。深入挖掘全员育人主体“四导”的作用,完善学生管理平台和素质教育学分管理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维”素养全面发展,学院获评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将党校、学生党支部活动阵地设置到学生社区。组织开展“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二)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深入落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定期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领导班子参加集体备课,专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专题教学资源建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思政课“大听课、大调研、大督查”活动。开设“四史”必修课程和与思政课必修课相配套的系列选修课,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培育院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4个,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3项,在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9项,建立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12个。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落实人才引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次,招聘专业技术人才23人。加强师资培育,分批分类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参加培训教师达780余人次,提升了参训教师综合素质。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选拔,教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省级称号6人,教师参加省级比赛获奖12项。加强3个院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强化辅导员、班导师等队伍建设,辅导员培训等相关新闻多次在学习强国、辽宁高校思政网宣传报道。

四、“一融双高”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深入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双卓越”建设等工作走深走实。

(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组建了由学院和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牵头,省内外本科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智能建造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不断完善“一体六翼”组织机构,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专业品牌建设及课程育人典型案例评比等活动。立项“双碳”绿色建造等产业学院3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中心2个,完成行业、企业服务项目7项,转化企业经济效益24万元。

(二)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

在普通高中(职高)成立了职普融通班,设置了职普融通体验项目,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小设计师训练营等职普融通体验项目。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签订“中尼建设行业墨子工坊”项目1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中天建设等企业打造“六对接、八平台”等专业群特色培养模式。新增悉尼协议认证专业3个。持续推动“1+X”书证融通改革,获批省级书证融通示范专业3个。推动专业数字化改革,获评省专业升级数字改革示范专业2个。推动课堂革命,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课堂革命典型案例5个。获批部、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

(三)扎实推进“双卓越”项目建设

制定了《“双卓越”建设项目考核办法》,完成2022年度项目建设考核工作。以项目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为依据,以“双线并进”的方式,推进2023年各项建设任务落地实施。持续实施月报告制度,按月度工作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编制“双卓越”项目建设简报,宣传推广建设成果与经验。加强项目建设执行情况和成果完成情况督促、检查,开展项目建设中期总结,层层落实责任,建设项目进度和成果指标质量同步提升。

五、一体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做好风险隐患排查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建立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每月定期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堵漏洞,补短板,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10余次,落实维护学院稳定各项措施,筑牢校园周边安全屏障。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细节管理。

(二)强化法治宣传管理

学院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法治工作相关任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法治办公室等部门协作落实法治宣传、法治管理工作任务,打造多层级、师生全覆盖的普法工作格局,营造学院法治文化氛围。认真做好师生、社会公众疑难问题解答工作,办结信访15件。不断完善教代会、学代会制度,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内部治理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常态化开展规章制度“存废改立释”工作2023年度新建制度31项,修订27项,废止33项。强化学术委员会建设,召开全体学术委员会会议2次,审议院级课项目50余项,评审、指导上报教科研项目50余项。利用“辽宁阳光校园”等平台,公开招生、财务等重点领域相关信息和学院动态等信息8095条。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做好财务常规审计、工程结算审计、资产采购监督审计,确保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推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推进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六、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学院党委召开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并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印发了《关于开展政治监督督查调研工作的通知》,确保“两个维护”落地见效。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紧盯“关键人”、抓住 “关键点”、把握“关键事”,加强重点工作监督,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并围绕政治监督重点内容开展了工作调研及监督检查,压实了政治监督工作责任。

(二)系统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以建设“清风校园”为目标,按照“一支部一标杆、一系部一品牌”原则,开展“清风润初心·铸魂担使命 ”廉洁文化月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及教职工违规违纪违法专项和微腐败专项排查整治,以及组织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开展廉政主题党日活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廉洁教育,打造清廉示范点,促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加强作风建设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作出的新部署,结合《<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的通知》(辽委办发〔20231号)精神,修订完善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带头廉洁从政、严肃生活纪律、加强领导和监督检查等9个方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七、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一)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

学院党委确定了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受教育、师生群众得实惠、学院事业得发展”的目标思路,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组建师生宣讲团,印发《学习资料汇编》,举办8期读书班,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4次,学院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30次。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开展领题调研2次、专题调研4次、联合调研1次、补充调研2次,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开展联合或独立调研19次,共调研问题164个次。健全“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按“推动发展”类、师生“急难愁盼”类梳理144项办实事项目,实行半月制调度,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135项,完成率93.75%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制定了《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等规章制度,配合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和领导干部兼职情况排查,完善了以大力发现培养为基础,以强化实践锻炼为重点,以确保选准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监督为保障的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学院党委结合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和省委《关于开展鼓励担当作为监督行为的实施意见》,按着“三个区分开来”的工作要求,制定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进一步发挥选人用人“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完善干部队伍能上能下工作机制,执行容错纠错制度,真正把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那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干部有干劲、有舞台。

第二部分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学校“双卓越”建设的收官之年。学校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双卓越”建设、“三教改革”“三全育人”、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一)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持续完善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落实《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务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结合“双卓越”建设任务,在党建融合、党建赋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切实发挥党建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对主题教育的做法经验进行梳理分析,及时总结提升,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方面形成常态长效,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大对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管理与指导,立足学校实际助力对口乡村增强发展实力,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展现学校的责任担当。

(二)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研究阐释。通过集中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主要途径,引导全体师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深刻领悟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面提升理论学习质效。按教育部关于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要求,组织上好校领导“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堂思政课”,激励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严格执行《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通过风险预警筑牢“防火墙”、以严格管控树立“警示牌”、以科学问责架起“高压线”,有效传导压力,真抓真管,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牢课堂主阵地,加强报告会、讲座、论坛、学生社团、教材等阵地管理,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引导,严格执行新闻发布“三审三校”制度。落实教育和宗教相分离政策,抵御宗教以各种形式向校园渗透。加强重大节点期间的舆情监测和管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未雨绸缪,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对标联创”活动,支持基层党组织争创新一批全国样板支部和全省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强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执行,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调研等形式,持续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专业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执行,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专业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持续实施“校园先锋工程”,争创省级“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和个人。探索制定基层党组织绩效考核指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强化党校管理,统筹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五)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健全素质提升、知事识人、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体系。做好 “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制定年度中层干部、党务干部培训工作方案,丰富干部培训内容和形式,克服干部本领“恐慌”。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管与考核,落实《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等制度,全方位考准考实干部,激励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强化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

(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执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健全“四责”协同机制,增强“一岗双责”意识。聚焦“第一要件”,紧盯“关键领域”和“关键少数”,开展“清单式”政治监督。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统一安排,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健全监督检查、风险排查、沟通会商、调阅资料、参加会议、谈话提醒、约谈函询、专项治理等方式的工作协调机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日常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除“四风”、树立新风,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建设“清风城建”微信公众号,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

(七)充分发挥统战、群团工作凝聚力

积极推进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离退休人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动员最广泛的力量为学校事业发展献计出力。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支持民主党派工作开展,关心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建设,做好困难职工救助帮扶、教职工福利保障和文体活动等工作,增强职工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离退休人员关怀工作。

二、聚力“双卓越”建设,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色

(一)加速推进“双卓越”项目建设

深入学习《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国家级职业教育政策性文件,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与企业服务能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办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等专题讲座,推进政策性文件内容有机融入“双卓越”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建设内容不断丰富。以现有省级及以上标志性成果为基础,重点打造国家级成果,同时深入实施“双卓越”项目建设考核办法、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通过考核与奖励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参与高水平成果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标志性成果达成度达到100%。对标深化现代职教体系改革重点任务、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重点项目等高水平成果建设指南,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寻找新发力点,产生替代性成果,全力做好迎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强化专业群建设

以卓越专业群建设为主线,调整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以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线课程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学智慧化、智能化。推进职普融通,对接中职合作院校,持续实施一体化贯通培养,搭建城建人才衔接通道。组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满足4+墨子工坊的条件基础上,力争通过省级卓越专业认证。结合悉尼协议认证本土化融合实践,开展校内专业认证。结合混合所有制、墨子工坊等项目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落地实施。

(三)推进课程建设

推动“岗课赛证”深度融合。持续开展“课堂革命”项目,做好一体化课程改革、混合式课程改革、“课堂革命”案例等,力争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方面实现国家级成果突破。强化专业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积极推进校本资源库建设和使用,不断提高资源质量和覆盖面。深化“1+X”证书课程的建设、教授、考核等,进一步推动学分银行建设。推动职业启蒙课程建设,争取在省级层面实现突破,促进职普融通。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严格落实学习型课堂20条标准、积极培育省级课程思政案例。修订课程标准,严抓课标执行,积极推进“四新”融入课程内容。做好2014年省级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两个赛项的承办工作,做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其他师生赛项的参赛工作,力争取得省级奖项数量和级别的新突破。

(四)持续深化“三教”改革

强化专兼职教师梯队培养,积极孵化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团队,力争省级突破。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培育,在保持省级奖项持续增长的同时,力争国家级奖项突破。按照《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要求,组织开展专兼职教师双师型认定工作,逐步实施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工程。严格做好新学期教材选用和内容审核,加强培育省级、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鼓励教师开展教材、工作手册、实习实训指导书开发编写,持续开展纸质教材数字化改造,数字教材、“新形态”教材开发建设。大力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持续强化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建设和开展,进一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五)推动产教融合办学走深走实

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院等48家单位共同组建的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持续提升服务建筑产业发展的能力。拓宽产业学院功能,推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融合等方面“五位一体”深度融合。落实“三定”培养,组织各二级专业学院联合企业推动“十四五”规划教材修订、现代学徒班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修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订单培养比例达35%以上。

(六)推进对外合作交流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支点,以“墨子工坊”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国际交流合作相关制度,开展国际联合人才培养。积极主动拓展省际、校际合作途径,通过教师培训、项目共建、课题共享等方式,深化与江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高水平高职院校交流合作。

三、坚守育人初心,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深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贯彻执行学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家校企社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协同育人工作格局。积极申创辽宁省“三全育人”示范高校,增强教师的德育能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重并举。加大思政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扎实的专业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双核心“3+3”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完善“五维”育人活动体系

树牢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坚持以德铸魂、以智启慧、以体强身、以美润心、以劳淬技,构建“有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有扎实学识与学习能力、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有工匠精神与职业品格、有过硬技能与创业意识”的“五维”育人体系。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工程、匠心筑梦工程、强体筑基工程、文化润育工程、志愿服务工程,服务青年学生成长需求。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促进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进一步下沉,提升思政工作系统化和精细化水平。

(三)强化“四导”育人团队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围绕“辅导员导理想信念、班导师导职业生涯、社团导师导志趣特长、企业导师导工匠文化”,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分工合作,开展“四导”育人团队培训、交流、竞赛、考核。发挥榜样作用,选树、宣传、推广一批“四导”育人团队优秀导师,不断提升团队成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共同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提升合力。

(四)持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探索构建二级学生管理模式,增强工作计划性,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学生日常管理、文化活动、公寓生活等方面打造与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相契合的管理品牌。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流程,做好“文明社区、健康公寓”安全周宣传、优良学风班级创建和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

(五)多方联动提高招生就业工作质量

加强与教育机构、高中(中职)学校合作,继续实施项目化招生。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书记校长走访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二级专业学院领导班子和专业负责人走访或联系用人单位不少于10家。整合校友资源,凝聚校友力量,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现202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全省前1/3水平,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

四、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办学关键能力

(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辽宁省若干措施及工作清单,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为依据,持续推进教学质量、学生工作的监控与评价和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目标、标准、考核”三链一体的绩效评价机制。继续实施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完善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多元、分类评价机制。

(二)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压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做好师资队伍梯队培养,开展校级创新团队、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育和评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现有3个教师企业工作站、5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个教师实践基地和拟新增的8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力升级。

(三)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修改《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升教师参与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性。转变科研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改变校级教学成果培育方式,培育更多优秀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做好科研成果登记、分类和统计工作,完成教师年度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及2023年度科研成果奖励工作。规范科研过程管理,积极做好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项及经费管理工作。强化科研创新团队、青年科研骨干建设,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四技服务为载体,促进企业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四)拓展社会服务深度

完善建筑节能科普基地软硬件升级,开展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等科普宣传活动。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省住建厅需求,开展房地产相关信息调研和上报,完成相关专项研究。大力开展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技能人员、农村建筑工匠和企业人员转岗培训,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面向行业企业在职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城乡待业人员等社会群体以及高校学生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扩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提升学校行业办学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五、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一)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建筑节能、智能建造“两能型”实训基地优化升级。统筹整合现有实训基地,合理利用场地空间,提高各实训基地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健全实训基地管理相关制度,推广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强化实训场地安全管理。

(二)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持续推进国家职业院校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和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推广数据综合决策平台、师生个人数据空间应用。做好无线网络环境、智慧校园安全防护系统、服务器等升级改造。以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增强师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

拓展改造图书馆空间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阅读环境,引导师生走进图书馆,增强读者服务体验。依托智慧图书系统与馆藏资源,开展阅读分享、读书沙龙、文化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特色育人活动,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六、深化内部治理,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一)坚持依法治校

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内部规章制度“存废改立释”工作,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学生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工作,引导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相关工作。

(二)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对照“双卓越”项目建设绩效指标完善“十四五”发展规划2024年工作计划,促进发展规划工作与重点项目建设有机融合。按期推进工作实施,收集、整理规划落实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升建设成果质量。深入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形象。

(三)深化人事管理

加强岗位管理,修订《普通管理岗位聘用管理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推进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及实有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动态调整编制实名制系统,加强人事工作规范管理。开展2024年度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聘用工作。推进人事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财务和审计工作

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度,提升预决算一致性。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研判,推动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规范临时性、特殊性专项的申报、审批程序。统筹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内部审计效能,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

(五)加强资产管理

加强资产信息化应用及制度建设,实施资产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及相关政策制定。做好招标采购,强化校外、校内、网上商城三类采购流程管理,年度采购完成率、合同签订率、履约验收完成率达90%以上。开展资产清查,确定以部门负责人及固定资产直接管理人员为主的管理框架,完善固定资产登记、移交等管理工作。

七、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能力

(一)加强校园安全保障

落实落细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实验室、消防、治安、校舍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维护校园安全环境。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消防、治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做好敏感节点、重点时段维稳工作。

(二)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后勤工作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做好水电气暖、高空设备、校舍建筑等设施设备日常安全排查和维修维护,保障师生日常需求。加强校园食堂、超市等门店经营监督管理,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和绿色校园。

(三)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学生公寓电力改造、教学楼通廊下翻梁改造、运动场主席台及看台改造等28项外委工程项目实施,规范项目立项、招标、合同履行等全过程管理,落实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强化作业现场管理,持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提升校园整体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职业教育,千帆竞渡,学院发展,人人有责。让我们坚定信心、精诚团结,积极投身“双卓越”建设,以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责任担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奋力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蒲硕路88号  邮编:110122

招生热线:024-86609918  024-86609919

年访问量统计:    月访问量统计:    日访问量统计:

版权所有@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6013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