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国家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4人,辽宁省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多人拥有国家环评师、消防师、建筑师、建造师等一级、二级执业资格,在国家和省内行业协会、行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中承担重要职责,在省内外行业领域内享有杰出声誉和强大影响力。
国家级名师
陈正耀,中共党员,汉族。1983年上海同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毕业,教授、高级工程师、辽宁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
2000年至2010年,连续10年获“优秀教师”称号。
2009年8月,被授予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2009年9月,被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2009年10月,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的称号。
省级名师
刘鑫,中共党员。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建设类学院优秀教师。
2017年 辽宁省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名师。
2018年 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绿色建筑检测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现任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在辽宁高职学报和辽宁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EI检索论文3篇,辽宁省规划基地课题1项,主编教材3部,2007-2010年两次获得省市职业学校优秀课奖励。
2010年,作为副主编完成《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项目《建筑施工技术模拟实训系统》,得到省教育厅好评;2010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得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支持,由其牵头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
2011年,牵头申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获得240万元的支持,用于全面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有力地带动相关专业集群式发展;2013年,带领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申报辽宁省示范专业,并成功获得80万元专业建设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全系教师出色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深受企业好评。
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2013年开始负责学院世行贷款教学改革项目,制定年度完成计划,并接受世行专家年度审核;连续2年,作为专家评审辽宁省师资培训基地项目;
担任辽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专业鉴定委员会副主任,组织多次集团内高职学院教师培训活动,负责我院BIM教学和社团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作为培训讲师,多次参与各种岗位资格证书培训工作,分别为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等资格证书培训;组织建筑工程系6个专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课标编写工作。
梁鸿颉,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教授,教授级高级经济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物业师。
2017年荣获辽宁省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名师
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BIM技术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
1995年-1997年于辽宁大学攻读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工作,并担任辽宁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2001年以来主持完成了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等60个项目、总投资人民币42亿元的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审查等工作。主讲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建设工程法规等课程。
参加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07年通过了沈阳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获得了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编《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材,并发表《建设工程风险及防范对策》等多篇论文。
宋梅,女,教授、高级工程师。
2018年辽宁省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名师。
1990年7月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毕业。1999年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曾在省规划勘测设计院、沈阳天北建筑公司等单位实践学习,具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先后讲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泵与水泵站》、《建筑设备》、《建设工程监理》、《建设工程法规》、《给排水工程识图》等课程,指导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实践、给排水识图项目教学、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等。主编《给排水专业实训大纲》等全国指导性教学文件,参与部分国家规划教材的审查工作,主编《管道工程施工》、《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工程法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多部教材,参编《水处理工程技术素材库》等。并发表《浅谈小区给水加压泵站的设计》、《某居民小区污水处理技术分析》、《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市政工程专业内涵建设探索》、《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能力本位下道路工程施工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等教学科研论文,并多次获奖。
曾被辽宁省建设厅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实训指导教师、优秀教师。曾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二等奖、沈阳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主持参与辽宁省教育厅《能力本位下道路工程施工课程体系构建课题研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利益诉求视域下建筑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课题研究。
张海文,男,教授,硕士学位,一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讲师。2019年获评辽宁省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名师。
199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于东北大学获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主讲《建筑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技术》、《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等多门课程。多次被学院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辽宁省建设厅“十一五”科研课题2项;公开出版专业教材2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独立或主要参与完成水岸华府园区弱电工程、单晶硅破碎机电气工程、省联通网络改造工程、市电业局网络改造工程、朝一中学教学管理软件编制等多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
行业专家
王斌,男,汉族,1971年6月生,辽宁省营口市人,中共党员,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建设部建设企业资质评审专家库成员,兼任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1997年7月获得东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得东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建茹,女,1963年出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工民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担任辽宁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主讲课程有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预算软件等。
参与过多个工程的概预算和清单及标底的编制工作,在职业教育研究方面,创新了“分层次,定目标,分类型,定方法”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教、学、做”合一的学生学习情境的教学模式,在《建筑与预算》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多次被我院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科研优秀奖、教学改革优秀奖、实践教学优秀奖等称号。
高会艳,女,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1998年7月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先后担任《排水工程》、《建筑工程建设法规》、《管道工程施工》、《供热工程》《水处理工程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设工程法规》一部,参编《管道工程施工》教材一部;发表了《基于GIS 技术的沈阳某经济开发区土地生态适宜度分析》、《雨水资源利用方法研究》 、《企业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探讨》、《“量体裁衣”订 做毕业规划 分类实施就业指导》,《臭氧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水源水的性能比较》 等多篇省级及核心期刊论文。
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东陵园街延长线配套道路工程》、《北部经济区广场及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参与完成了辽河保护区“十二五”治理与保护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报告编写工作。
孙岩,女,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师。1992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
常年从事给排水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建筑概论》、《房屋卫生设备》、《给水工程》、《建筑设备》、《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等课程。完成了沈阳白清塞、十里河镇等十几个乡镇的管网综合规划,先后发表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高职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学体系构建》、《盘管式蓄冷系统制冷压缩机经济性浅析》、《普通快滤池气水反冲洗分析》等论文,参编的《管道工程施工》在建设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中使用。
贾忠革,女,汉族, 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授,注册土地估价师,注册物业管理师。
1988年9月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1992年7月毕业分配到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现从事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有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律法规、房地产投资分析等。
于2005年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辽宁省示范专业评比,成为辽宁省示范专业。2006年进行“2+1”教学模式并试点成功,2007年在全校实施。曾在多个企业担任兼职,2008年参加学院精品课大赛,主持精品课《房地产经纪人》,获学院奖励。2009年申报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2011年主持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课题《在我国实施新学徒制职业教育可能性研究》,并发表多篇房产论文。
孙丰艳,女,汉族,1970年出生,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注册物业管理师。
主讲课程有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投资分析等。
毕业后从事房地产专业教学工作,是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骨干教师之一。在教学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勤恳专研,扎实敬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学生状况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撰写多篇教学教改论文,并通过教学工作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在参与企业调研与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
张岩,女,汉族,1969年生,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沈阳财经学院财务会计专业,在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物业管理的专业教学工作,现担任辽宁省房地产协会市场委员会副秘书长。
主讲的课程有:基础会计、物业企业管理、公关礼仪、物业管理概论等。
张岩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积极研究探索教学方法并开展教学改革,并能够结合实际自编教材,在学生就业和职业指导方面成绩突出;在专业建设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寻找与专业相关的领域,扩大就业范围;在专业上侧重于物业管理的研究,并多次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理论和实践技能扎实。多次被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实践教学优秀奖。
谭明辉,女,汉族,197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 1999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学士学位,国家级注册会计师,助理物业师。
1999年7月就职于辽宁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至今,现从事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有房地产经纪人、统计学、会计学、房地产投资分析等。
在校任职期间,获得市级优质课评比第一名,多次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参与企业实践。2010年9月,通过国家工程硕士考试,考入沈阳建筑大学土木与工程领域,在读研究生。
王鑫,男,汉族,1984年8月出生,副教授,辽宁省千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学位。
2007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于沈阳建筑大学取得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主要讲授《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建筑结构》、《预制装配式施工》、《BIM信息化应用》等课程。
参与鞍山市都市阳光工程施工和监理项目、鞍钢实业建筑公司厂区改造项目、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承担辽宁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玉皇”支护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参与沈阳华邦建筑有限公司方大上上城二期高层地下人防工程(南区)项目、参与霍煤鸿骏自备电厂储煤仓项目。
2010年建筑力学课程中关于《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荣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奖;2011年提出了CAD的教学改革方案并已付诸实施,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论文《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CAD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荣获2012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一等奖;201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称号;2014年《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CAD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荣获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荣获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鲁班杯”识图绘图技能大赛和BIM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得各类比赛,取得了众多优异成绩。
目前本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科研论文近40篇,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多年被沈阳市政府评为沈阳市科学进步奖。现已主编写教材《建筑力学与结构》(吉大版)、《建筑力学与结构》(交大版)、《建筑CAD》两版;参编多部教材。本人现已完成科技类课题多项,在研教育类课题三项。
张俏,女,汉族,198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2008年在沈阳浅草绿阁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总工办设计师,参与多个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2008年-2010年在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负责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及计算工作。2010年至今在我院从事教学工作,主要讲授《钢结构应用与设计》、《建筑幕墙工程》、《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建筑制图与CAD》等课程。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两篇为核心期刊并被EI索引。承担教材《建筑结构》第二主编、《房屋建筑构造》第一副主编,教材《建筑结构与识图》、《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参编的工作。取得国家专利三项,并主持《办公楼钢结构项目改造设计》横向科研课题,主要参加校级课题一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两项。
吴佼佼,女,汉族,198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工程师,硕士学位,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
2005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至2011年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工程监理专业任教,2011年至今在我院从事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制图与CAD》、《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测量》、《工程经济学》等课程。
主参编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监理概论》、《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测量》、《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6部。参加课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建筑施工高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10篇。获得辽宁省第十九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微课一等奖、共享课三等奖。
杨树成,男,汉族,讲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
1985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城镇建设专业,主要讲授《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
常年从事市政工程施工与工程造价的教学与咨询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曾参与沈阳大伙房水库配套工程的投标与监理、沈阳方大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负责人)、沈阳五爱深港客运站的招标工程、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第四批集中招标代理、辽宁昌图县污水管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
宋丽新,女,汉族,,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2010年7月于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7月来我校任教。她曾在铁四高速公路路面第一合同段、沈山高速公路路内路面第八合同段、沈山高速公路国际路面一合同段、沈阳市政工程路面改造、丹庄高速公路等众多项目中先后担任项目经理、工程科长等重要职务,并于2004年获“三八”红旗手称号。
曾在各类主流期刊发表了《浅谈石灰、粉煤灰稳定料质量通病》、《微膨水泥浆水下压注封堵无底钢套箱围堰漏水》、《浅谈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控制要点》等多篇专业论文。
于景超,男,汉族,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1991年7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本科毕业。具有丰富的市政施工和工程管理经验,主要讲授《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工程监理》、《建设法规》等课程。曾参与沈阳公和桥工程、沈阳东西快速干道工程等多项大中型工程监理工作。
他编著的《建筑工程建设监理技术问答》一书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他还多次参与教育部、建设部市政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参编《毕业实习大纲》等全国指导性教学文件,参与部分国家规划教材的审查工作,参编的《市政工程施工专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在建设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中使用,参编的《桥梁施工多媒体素材库》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焦冬雪,女,汉族,1969年11月出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硕士学位。
1992年7月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并获学士学位,2004年考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并于2007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调入现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建筑与环境系建筑设计教研室骨干教师,具有丰富教学及设计经验,先后讲授《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施工》、《装饰风格与流派》、《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施工图绘制》、《设计综合》、《装饰设计》等课程,指导规划、建筑、装饰专业毕业设计等。多次获学校表彰与奖励,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科长等称号。本科毕业至今,多年来在设计行业也走上了领导岗位,主持并参与了沈阳市府家园立面设计、辽宁省人大办公楼方案设计、三好街裕宁大厦改造设计、沈阳丰文足球学校校区设计、俄罗斯远东宾馆设计、俄罗斯霍姆斯克海员俱乐部装修设计、辽宁葫芦岛市36万平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葫芦岛市连山区政府办公楼改造设计、连山区税务局、公安局、农电局办公楼设计、主持葫芦岛五星级洲际酒店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近30个加油站的外型设计、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办公大楼投标设计、沈阳铁路局1万户经济适用房的建筑设计、辽大游泳馆的外型设计、沈阳新世界2B组团规划方案及户型设计、沈阳隆达厂区规划及办公楼设计、沈阳房实开发公司开原地王花园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沈阳诺信办公楼设计、沈阳铁路局经济适用房景观设计等规划、公建、住宅、景观等项目的主持与涉猎,给教学工作提供了优秀的资源。
2010年参与并完成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建筑装饰专业项目化教学研究”获优秀奖。在“沈阳‘九五’新住宅方案设计竞赛”中,设计的69号方案,荣获佳作奖并收录于《沈阳‘九五’新住宅方案设计竞赛选编》一书。先后发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必要性》等学术论文。
沈璐,女,汉族,19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学历,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1年6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2007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攻读全日制研究生,于2010年6月毕业,获建筑学硕士学位。读研之前先后在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洛阳市城市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担任建筑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010年进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设计实践经验,并将工程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先后讲授《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施工图绘制》、《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初步》等课程。本科毕业后,参与负责了大量建筑工程设计,如:洛阳银隆综合楼方案、澳门邓氏房地产有限公司阳光花园小区方案及施工图、星华家园小区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厂房方案及施工图、德宏州潞西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学综合楼方案及施工图,腾冲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多所中小学校的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华罗庚旧居保护维修、泸西县新农村图集、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历史文化名村——城子村加固维修保护实施细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洛阳偃师玄奘寺单体建筑方案及总体规划等项目。
几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省级以上刊物和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宝鸡石坝河步行商业街设计》、《浅谈建筑门窗节能的重要性和途径》、《“楔”进城市,引入山水——浅议“山水城市”理论与沈阳市城市建设实践》、《传承历史 表述当代》、《从低技策略到处理现实——解读建筑师刘家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地域建筑之创新》、《传统民居庭院空间探析》等。其中论文——《从低技策略到处理现实》,被国家核心期刊评为优秀论文。参与的课题研究:[1]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民族建筑技艺及其文化基因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村镇建设为主的建筑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参与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图》设计,获得省级设计一等奖。
张海文,男,汉族,197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学位,一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讲师。
199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于东北大学获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主讲《建筑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技术》、《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等多门课程。多次被学院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辽宁省建设厅“十一五”科研课题2项;公开出版专业教材2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独立或主要参与完成水岸华府园区弱电工程、单晶硅破碎机电气工程、省联通网络改造工程、市电业局网络改造工程、朝一中学教学管理软件编制等多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